特朗普“对等关税”:豪赌全球经济,引火烧身?
特朗普的“对等关税”:一场经济豪赌?
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,带来的不是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的承诺,而是一系列令人咋舌的经济政策。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于今年4月2日高调宣布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。这看似公平的口号背后,实则隐藏着对全球贸易体系的粗暴干涉,以及对其他国家赤裸裸的经济勒索。而这场经济豪赌的幕后推手,正是现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史蒂芬·米兰。
“米兰报告”的幽灵:新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石
如果你还对特朗普的政策感到困惑,那你就需要了解“米兰报告”。这份由史蒂芬·米兰于2024年11月撰写的“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用户指南”,正是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。这份报告通篇充斥着对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的批判,以及对美国利益至上的强调。它就像一个幽灵,游荡在白宫的每一个角落,指引着特朗普政府的每一次经济决策。与其说这是一份经济报告,不如说是一份新保护主义的宣言,它将美国置于全球贸易体系的中心,试图以一己之力重塑整个世界。
白宫的辩护:美国优先,全球买单?
为了给“对等关税”政策正名,白宫于2025年4月7日公开发布了史蒂芬·米兰在哈德逊研究所活动上的演讲。在这场演讲中,米兰极力为特朗普的政策辩护,试图将“对等关税”包装成一种“责任分担”的机制。他的逻辑是:美国为世界提供了“全球公共产品”,包括安全保障和美元体系,其他国家理应为此付费。而“对等关税”,就是一种让其他国家“支付费用”的方式。这种“美国优先,全球买单”的逻辑,充满了强权色彩,也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真实意图:将美国的利益置于一切之上,不惜牺牲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。
米兰的陈词滥调:全球公共产品的诡辩
米兰在演讲中,将美国的军事实力和美元霸权定义为“全球公共产品”,并以此为依据,要求其他国家为美国的“贡献”买单。然而,这种看似合理的论述,实则充满了漏洞和偏见。这种“全球公共产品”的定义,更像是美国为自身利益进行辩护的工具。
安全保护伞:真的是无私奉献?
米兰声称,美国提供了“安全保护伞”,为世界带来了和平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美国在全球各地频繁发动战争,干涉他国内政,制造了无数的冲突和动荡。美国的军事行动,真的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,还是为了攫取地缘政治利益?所谓的“安全保护伞”,更像是美国控制世界的手段,而非无私的奉献。更何况,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庞大利益,与这些军事行动密不可分。美国在“维护和平”的同时,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。
美元霸权:繁荣的代价,谁来承担?
米兰将美元和美国国债视为支撑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的基石。诚然,美元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,为全球经济提供了便利。但美元的霸权地位,也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优势,例如可以利用美元的铸币权来转嫁国内的经济风险。同时,其他国家为了维持本国货币的稳定,不得不大量购买美国国债,这实际上是为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提供资金。这种不平等的体系,让美国能够长期享受低利率的便利,却让其他国家承担了更高的经济成本。所谓的“繁荣”,不过是建立在其他国家牺牲的基础之上。
储备货币的陷阱:扭曲的市场,失血的制造业
米兰承认,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导致了货币市场的扭曲,损害了美国的制造业。然而,他却将这种损害归咎于其他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,而忽略了美国自身的问题。美国长期以来的过度消费和过度金融化,才是导致制造业衰落的根本原因。其他国家为了维持出口竞争力,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干预汇率,但这只是对美国经济政策的一种被动反应。将责任推给其他国家,是典型的诿过于人。米兰试图用“对等关税”来解决美国制造业的问题,但这种做法,很可能会引发贸易战,进一步损害全球经济的稳定,最终也将反噬美国自身。
责任分担的幌子:明抢还是巧取?
米兰提出的“责任分担”机制,表面上是为了让其他国家承担维护全球公共产品的成本,实际上,却是对其他国家经济利益的粗暴掠夺。他所列举的几种“分担责任”的方式,无一不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,来满足美国的需求。
关税:真的是万能药吗?
米兰将关税视为解决美国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,声称可以通过对其他国家征收关税,来增加财政收入,重建美国制造业。然而,这种观点是极其片面的。关税并非万能药,它只能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,但长期来看,却会扭曲市场,阻碍创新,最终损害所有国家的利益。更重要的是,关税很可能会引发贸易战,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混乱。在这种情况下,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,包括美国。
贸易逆差的迷思:被选择性忽略的现实
米兰认为,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是由于其他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造成的。然而,这种观点忽略了美国自身经济结构的问题。美国长期以来的低储蓄率和高消费模式,是导致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。即使其他国家完全取消贸易壁垒,美国的贸易逆差也难以消除。米兰试图通过关税来平衡贸易,这无异于缘木求鱼。他选择性地忽略了现实,将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单化,最终只会导致错误的政策。
谁承担了关税?一场零和博弈?
米兰声称,关税的负担最终将由出口国承担,因为这些国家缺乏替代市场。这种观点是极其武断的。关税的负担往往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承担。当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时,美国的消费者将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,而出口国的生产商则不得不降低利润,甚至减少产量。在这种情况下,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摆脱关税的影响。米兰试图将关税描绘成一场零和博弈,美国可以通过征收关税来获利,而其他国家则必须承担损失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。贸易战是一场双输的局面,最终只会损害所有国家的利益。
对等关税:重塑全球贸易,还是引火烧身?
特朗普政府推行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,并非如米兰所描绘的那般美好。它不仅无法解决美国自身经济的问题,反而可能引发全球贸易战,加剧地缘政治紧张,最终损害所有国家的利益。这是一场危险的豪赌,而赌注,是全球经济的未来。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:关税的实际效果
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,关税并不能真正解决经济问题。2018年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,最终以美国消费者承担更高物价、美国农民遭受损失而告终。如今,特朗普政府再次祭出关税大棒,试图重塑全球贸易格局,但其效果很可能与上次一样,甚至更糟。在全球产业链高度融合的今天,任何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。
美国优先的陷阱:孤立主义的复辟?
“对等关税”政策,是“美国优先”原则的集中体现。它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多边主义的摒弃,以及对单边主义的迷恋。这种孤立主义的倾向,不仅会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,还会削弱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。一个孤立的美国,无法解决全球性的挑战,更无法维护自身的长远利益。
全球经济的未来:合作还是对抗?
面对全球性的挑战,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。气候变化、疫情、贫困等问题,都需要各国携手应对。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加剧紧张,阻碍合作,最终损害所有国家的利益。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今天,对抗只会导致双输,甚至多输。我们应该摒弃零和思维,坚持多边主义,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开放、包容、公平的全球经济体系。这不仅符合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,也是我们对子孙后代的责任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